.jpg)
据本月22日,南国都市报发表了新闻“电动车防盗器遭遇监管不力,厂家不考虑扰民问题”记者非常关注电动车防盗器扰民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说明实际情况做了防盗器10几年的小编给大家广大消费者朋友们讲讲电动车防盗器的一些未知使用情况和工作原理以及怎样避免扰民等。
车主应当如何尽量避免报警器噪音?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电动车报警器的灵敏度是可以调节的,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报警器都不能调节。“厂家装配的报警器都是不可调节灵敏度一类的,这类产品价格要低于可调节灵敏度的报警器。”红城湖路一位电动车商告诉记者,现在,市民购买的电动车都被“强制”带了不可调节灵敏度的报警器。
电源一拔报警器就“失鸣”
电动车报警器是为了防盗,自然有存在的合理性,可记者了解到,要解除报警器的防盗作用也很简单。
海口市文明路某电动车维修店的邓师傅告诉记者,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弹簧感应装置,报警器的电源连接在电动车的电池上,小偷如果将电动车动车电源一拔,防盗器立马失去作用。
对于如何规范电动车报警器扰民问题,一些市民通过本报热线提了各种建议。
有读者建议,要想解决电动车防盗报警器扰民问题,首先是车主要自觉增强保护和尊重他人生活安宁权利的意识,购买质量较好的防盗报警器。
市民张先生认为,目前的报警器警报声大多是一致的,自己的电动车和其他人的车子无法区分,若能直接把报警信号反馈给车主的钥匙,这样既不扰民,防盗效果会更佳。
市民梁女士建议,厂家生产电动车时,把报警器当做选配组件,一来可以降低电动车车价,二来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加装合适的报警器。
“政府热线”:处理效果一般
记者从海口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公室了解到,有关电动车噪音的投诉屡见不鲜,主要是集中在小区和公共场所的停车场。
“从投诉的情况以及交警部门的处理效果上来看,治理电动车噪音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张主任表示,主要还是缺乏相关的条文规定。
交警:报警器噪音只能规劝
那么,交警部门对电动车报警器扰民的问题是否有办法呢?记者从海口市交警部门了解到,针对电动车噪音扰民问题,目前暂无相关的法律条例对其进行监管,交警电动车报警器扰民的问题只能采取劝说的方式。
“《海口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是交警部门管理电动车的主要依据文件,而事实上该文件中并没有对警报器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海口市交巡警支队龙华大队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明文规定机动车鸣笛不得超过80分贝,而电动车产生的声音标准,国家并未明文规定,这也增加了交警部门的执法难度。
但对电动车改装后高音喇叭产生的噪音,洪警官说,《海口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电动自行车、超标电动自行车上安装音响、高音喇叭等产生噪音污染的部件”。
环保:暂时不在监管范畴
而记者从海口市环保局了解到,环保部门对全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职能,由于电动车属于流动污染源,环保局没有上路拦截查处的权利,无法对此进行监管。
记者就电动车报警器噪音污染的问题向海口市环保局进行咨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曾接到过市民的相关投诉,但对于这类噪音污染,由于国家没有相关政策法规,目前环保部门还没办法进行监管。
呼声:制订行业国家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电动车报警器被贬称为“扰民器”,并非电动车报警器不应该存在,而是需要电动车报警器行业和电动车行业共同自律规范。目前电动车报警器的部分生产厂商对于报警器生产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这其中原因有电动车报警器行业没有一套让各生产厂商共同规范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可执行,并且电动车生产厂家对报警器选用时并不考虑报警器的“扰民问题”,并且以为声音越响越能防贼的错误认识造成电动车报警器生产厂家恶性追求“高分贝”“高灵敏”“长时间鸣响”的恶劣效果。
业内防盗器知名品牌:雷震子防盗器技术专家建议,提倡文明驾驶和尽量避免在密集居民区内使用高分贝喇叭扰民,电动车厂家在选择防盗器时候请要求防盗器厂家把静音功能加上去,也推广用户尽量使用这个功能,做个有素质的好市民。